网站首页 >> 党性教育 >> 详细内容
党性教育
红色故事
英雄事迹
红色精神
红色歌曲
红诗词
红色书籍

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

来源:   发布作者:   发布日期:2020-05-21



挺进大别山时的刘伯承、邓小平


   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,1947年6月,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。国民党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少到373万人,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减少到150万人。人民解放军总兵力由127万人增加到195万人,其中野战军由61万人发展到100万人以上。但是,敌人在装备和数量上仍占优势。针对蒋介石及国民党军队将战争引向解放区,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战略企图,以及国民党军队在南线的战略布局,中共中央确定解放战争“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:举行全国性的反攻,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,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,在外线大量歼敌,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、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人力物力、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”。

   根据这一作战任务,中共中央制定了两翼牵制、中央突破、三军配合的战略部署,就是以西北野战军出击榆林,调动进攻陕北的国民党军队北上;以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山东发动胶东攻势,继续把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队引向海边;在国民党军两翼拉长、腹心空虚之际,由刘伯承、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(简称“刘邓大军”)实施中原突破,千里跃进大别山;同时由陈赓、谢富治率部强渡黄河出豫西,在豫陕鄂边区实施战略展开,协助刘邓大军经略中原;由陈毅、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在豫皖苏地区实施战略展开,配合刘邓大军南进。这三路大军挺进中原,成“品”字形展开态势,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,调动敌人主力回援,以策应内线作战。为便于统一领导和经略中原,中共中央于5月16日决定,成立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。



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时徒步涉水过淮河时的情景

   1947年6月30日夜,刘邓大军4个纵队12万多人,于山东省的临濮集至张秋镇150公里的地段上,一举突破黄河天险,挺进鲁西南。接着,发起鲁西南战役,在约一个月的时间内,歼敌4个整编师师部、9个半旅共6万余人,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。这一战役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,为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道路,并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山东野战军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作战。7月23日,中央军委指示刘邓大军于短期休整后,下决心不要后方,以半月行程直出大别山,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,建立根据地。8月7日晚,正当蒋介石指挥8个整编师约14万人的兵力向鲁西南合击时,刘邓大军突然跳出敌人包围圈,兵分3路,迅速向大别山进军,提前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。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,先后跨越陇海路、黄泛区、沙河、涡河、洪河、汝河、淮河等重重障碍,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,于8月末进入大别山,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、以长驱直入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。

   8月27日,中原局指示全体指战员“全心全意地义无返顾地创造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,并与友邻兵团配合,全部控制中原区”。30日,刘邓向部队发出指示:在最初一个月,不求打大仗,而是占领一切可能占领的城镇,肃清土顽,争取打些小胜仗,引导指战员熟悉地形,习惯当地生活,学习山地战,为打大歼灭战准备条件。根据中原局和刘邓首长指示,第三纵队决定兵分两路进军皖西,一路由纵队司令员陈锡联率主力经叶家集向六安、霍山等地挺进;一路由副司令员郑国仲率八旅经立煌直插霍山、岳西。全纵队经过半个月的连续作战,先后解放固始、立煌、六安、霍山、舒城、桐城、庐江、潜山、太湖、岳西等10个县城,消灭了驻守的国民党军和大批土顽,解放了广大农村,建立了人民民主政府。

   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之后,在安徽境内发动了著名的张家店战役。

   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实施战略展开时,蒋介石急令尾随南下的23个旅追过淮河,分路扑向大别山区,妄图寻歼或逐出刘邓主力。为打击敌人气焰,掩护部队展开,刘、邓首长集中各纵主力,积极寻机歼敌。10月初,国民党调集重兵于光山、新县等地,企图合击刘邓主力。刘邓即令三纵“趁敌西调,皖西空虚,迅急回师,放手歼敌”。 10月7日,国民党军由南官亭进到山王河以东,遭我九旅阻击,即于8日拂晓向北逃窜,傍晚逃至六安以南30余公里处的张家店,企图与驻守六安的国民党军会合。三纵各部紧紧咬住敌人,当夜便形成合围的态势。9日拂晓,战斗开始。下午,三纵主力全部到达张家店附近,当晚发起总攻,至10日4时全歼敌人,计毙、伤国民党军副团长以下500多人,俘虏其副旅长以下4300多人。张家店战役是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以来,第一次消灭敌人一个正规旅以上兵力的重大胜利,打开了皖西斗争的新局面

   在中原局的领导下,刘邓大军经过艰苦奋斗,到11月下旬,共歼敌3万余人,并在解放的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,初步完成了在大别山区的战略展开。英雄的皖西人民,在饱受战争创伤的困难情况下,慷慨解囊,踊跃捐献粮棉布匹,半个多月就解决了部队的冬衣问题。群众的支援,不仅帮助部队解决了物资困难,也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斗志,坚定了刘邓大军坚持大别山斗争的信心。